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的前身為廣西民族學院政治系(創建于1960年6月,是學校最早成立的三大系之一)法學教研室。1997年開辦法學專業專科;2000年,辦學層次上升為法學本科。2003年獲得訴訟法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2月,法學院正式成立。學院現有法學、知識產權學兩個本科專業,有刑法學、訴訟法學、法律碩士專業學位三個碩士點,有在校碩士研究生151人,全日制本科生801人。法學院也是中國—東盟法律培訓基地。
2000年,政經系更名為政法系,2003年,成立政法學院,同時設立理論法學、實體法、程序法三個教研室,形成了法學院的初步規模。2010年2月,學校將政法學院分為法學院和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院,法學院正式成立。
原政法學院的法學教育發展為法學院的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學院現有與中國法學會合作的培訓基地1個,即中國—東盟法律培訓基地,研究中心1個:中央和地方共建的“民族地區政治與法治建設研究中心”。
法學院現有教職工3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人(謝尚果、齊愛民),教授9人(申君貴等),副教授14人,講師2人。
設法學理論、訴訟法、刑法、憲法與行政法、民法與經濟法、國際法等6個教研室;成立了廣西知識產權發展研究院,東盟法研究中心、民族法研究中心;中國法學會“中國—東盟法律培訓基地”以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為依托;民族法文化與社區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獲得廣西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立項支持;是南寧市律師協會培訓基地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法律服務中心;法學一級學科被列入自治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十二五”規劃。
法學院以建設“區內一流、國內知名”的法學專業品牌為目標,確立“以國家法教學與研究為基礎,以東盟法、民族法研究為特色”的發展思路,全面貫徹學校“民族性、區域性、國際性”的辦學定位宗旨,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培養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扎實的法學專業基礎、熟練的法律實務操作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的人才和民族干部為己任,不斷改革培養模式,突顯特色辦學優勢,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不斷完善提供專業人才支撐,為“依法治國”、服務“廣西新發展”貢獻力量。
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經過法學院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學院的教學、科研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參加司法考試、研究生入學考試和公務員考試的通過率每年都有新的突破。自2010年以來,學院教師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16項,出版著作和教材10余部,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
法學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專業特質培養為導向,堅持“樹立一身好品格,精通一部好經典,撰寫一篇好文章,練就一副好口才,通過一次國家考試”的法學人才成才標準,以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的法律專業人才和民族干部為己任,不斷改革培養模式,突顯特色辦學優勢,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不斷完善提供專業人才支撐,為國家改革開放、當代廣西新發展貢獻力量。
駕駛員考試網模擬考試提供2018駕校一點通模擬考試c1,采用公安部2018最新駕校模擬考試,駕照考試一點通2018,駕校一點通模擬考試c1 2018,駕駛員考試...
江西理工大學原名江西冶金學院,學校內學科涵蓋了工學、理工、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面向全國招生和就業并有權接收華僑及港澳臺學生和留學生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婁國民熟食技術培訓是提供熟食制作、鹵菜培訓、鹵肉培訓等服務的平臺,專業為熱愛美食的朋友提供全方位的熟食技術培訓服務。
廣西華僑學校(南寧中國語言文化學校)是全國僑務系統五所僑校之一,創辦于1960年。學校占地340畝,位于廣西首府美麗的邕江之濱、毗鄰南寧市著力打造的自然生態保護...
學院前身為南京海運學校和南京航運學校,始建于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培養遠洋和內河船員的學校、中國首批履行STCW78/95公約并為國際海事組織認...
遼寧中公教師考試網專為遼寧提供教師招聘、教師資格證考試信息、教案模板、備考題集、招教考試及教師資格證考試培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