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是中國較早開辦高等法學教育的院校之一。1926年6月,廈門大學設立了法科,下設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三系。1930年2月學校改科為院,法科改為法學院。爾后經歷數次院系調整,目前的法學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廈門大學法學院已匯集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并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富有創新意識的學術梯隊。在2005年、2009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法學學科評估中,廈門大學法學院的辦學實力在全國法學院校中均排名第八。廈門大學法學院入選“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擁有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歷史沿革
法學院是廈門大學歷史較為悠久的主要學院之一。1926年6月,廈門大學設立法科,下設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三系。1930年2月,廈門大學改科為院,法科改為法學院。1934年6月,法學院與商學院合并為法商學院。1937年底,法商學院中的法科停辦。
1940年秋,原福建大學法學院劃歸廈門大學,與廈門大學商學院中的經濟系合并,組成廈門大學法學院,同時復辦法律學系。1950年9月,廈門大學文學院、法學院合并為文法學院。1952年學校撤銷學院建制。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廈門大學法律學系再次停辦。
1979年8月,國家教育部批準廈門大學設立法學專業,法律學系再次復辦。1984年12月,廈門大學與福建省聯合辦學,成立了政法學院,下設法律學系、政治學與行政學系、哲學系。1998年9月,政法學院更名為法學院,下設法律學系、政治學與行政學系,哲學系歸入人文學院。1999年4月,法學院成為具有管理實體性質的學院。
法學院是2003年11月在法律學系的基礎上組建的,原隸屬于法學院的政治學與行政學系歸入公共事務學院。
師資力量
自1979年廈門大學復辦法學專業以來,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廈門大學法學院已匯集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并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富有創新意識的學術梯隊。全院現有法學專任教師81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6人,約占教師總數的81.5%。在師資隊伍中,3人為中央“千人計劃”入選者,1人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層次人才”、1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6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
秉承“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訓,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本,走學術建院之路,廈門大學法學院已形成較為鮮明的學科建設和辦學特色。學院現擁有法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1個法律專業碩士(JM)學位點。國際法學為國家重點學科,自1993年開始一直是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掛靠單位和會長所在機構。國際經濟法學科的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國際投資法研究方向已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聯合國貿發會議于2010年遴選國際投資法“全球15所法學院領航項目”(G-15 Law School Pilot Project)成員,廈門大學法學院成為中國大陸唯一入選的院校。民商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經濟法學為福建省重點學科。“國際經濟法與臺港澳法研究”、“國際經濟法與海洋法研究”和“國際法律制度、兩岸法律問題及和平發展研究”先后獲準列入國家“211工程”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重點建設項目,法學學科獲準列入“985工程”建設項目。近年來,廈門大學法學院立足于國際法及民商法等特色和優勢學科,不斷充實和提升其他后發學科的教學科研力量,整個學科建設呈現出了有梯次的均衡發展態勢。在2005年、2009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法學學科評估中,廈門大學法學院的辦學實力在全國法學院校中均排名第八。
廈門大學法學院的學生辯論隊享譽海內外,在Willem C.Vis國際商事模擬辯論賽(英文)、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英文)和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辯論賽(英文)等三項全國性和國際性專業大賽中屢創佳績。參賽隊員曾于2006、2011年兩度獲得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華盛頓)訴狀世界冠軍,2012年獲得Willem C.Vis國際商事模擬辯論賽(維也納)反方訴狀世界季軍。
廈門大學法學院現設有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國際法學、法律史學等8個教研室,此外還建立了國際經濟法研究所、羅馬法研究所、海洋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經濟法研究中心、國際稅法與比較稅制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并成立了法律碩士教育中心和教學實驗中心。廈門大學法學院定期連續出版的學術刊物有《廈門大學法律評論》(CSSCI學術數據來源集刊)、《國際經濟法學刊》(CSSCI學術數據來源集刊)、《中國海洋法學評論》、《東南司法評論》、《羅馬法與現代民法》及《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學刊》等。
學院規模
廈門大學法學院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法學院大樓占地10000多平方米,基建面積8235平方米。不僅擁有獨立的辦公樓和教學樓,而且建設有標準化的案例教學討論室和多媒體教室以及教師工作室。廈門大學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法學圖書資料,并引進開發了若干種重要的中西文電子期刊數據庫(包括LEXIS-NEXIS數據庫)。1998年,學校還專門設立了廈門大學圖書館法學分館,該分館已被批準為聯合國資料托存圖書館。
突出貢獻
廈門大學法學院是國內最早開展國際經濟法教學和科研的單位之一。經過20多年的創業與發展,國際經濟法學科綜合實力已位居全國前列,尤其是在國際經濟法基本理論、國際投資法、國際經濟條約與國際經濟組織、國際稅法及國際經濟爭端解決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在海內外有影響的學術成果。
廈門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科建設起步較早,研究范圍涵蓋了民商法的各主要領域,并已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該學科以民商法理論為基礎,密切跟蹤中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實踐,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在民法典研究、羅馬法研究等領域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北京聯合大學是1985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北京市屬綜合性大學,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華、北大等大學創辦的36所大學分校。北京聯合大學以培養適應國家特別是...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是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2015年改名成河南科技大學應用工程學院,學院坐落在被譽為“黃河明珠”、“天鵝之城”的三...
江蘇師范大學坐落于五省通衢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徐州市。是教育部、財政部“國培計劃”9所實施高校之一,“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高校之一,江蘇省和徐州市重點建設...
劍橋大學英語考評部是擁有最大規模專業研發團隊的英語測評機構,專注于研發各項考試,對英語學習教學及測評提供專業教育。
南昌市網上家長學校于2007年7月開始籌建,學校網站2007年8月試運行。它以“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為辦學宗旨;追求“關愛每一位孩子,關注每一個家庭,關心每一所...
為了進一步加強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工作,指導高等教育教學**,教育部黨組批準,經安慶市教育部批準,在安慶市教育中心成立安慶市中小學教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